新闻动态

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

猴痘疫情成为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

2022-07-24

猴痘疫情正变得越来越不容乐观。当地时间23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总干事谭德塞(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)宣布,将猴痘疫情列为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(PHEIC)。这是该组织针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,也意味着目前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同时处于这一警报级别。

 

PHEIC意味着什么?

 

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(PHEIC)的定义来自于2005年制定的《国际卫生条例》,世卫组织将PHEIC定义为“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卫生风险”并“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”的“非常事件”。影响事件是否构成PHEIC的因素包括:疾病感染病例、死亡病例、传染性、治疗效果、疫区人口密集程度,病情发展速度,是否传出国境,是否需要限制国际旅行及贸易等。

自《国际卫生条例》实施以来,世卫组织共宣布了6起PHEIC,分别是2009年的H1N1流感、2014年和2019年的两次埃博拉疫情、2014年的小儿麻痹症疫情、2016年的寨卡病毒疫情,以及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。其中,小儿麻痹症疫情和新冠疫情是目前仍未结束的PHEIC。

猴痘疫情传播现状

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,其病原体猴痘病毒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。1970年,刚果(金)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。此后,全球报告的多数病例分布在刚果(金)、刚果(布)、中非共和国、尼日利亚、喀麦隆等非洲国家。

 

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,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,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。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背痛、淋巴结肿大等,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。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,但也有感染者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。

CNN指出,猴痘病毒可以看做是如今已被根除的天花病毒的表亲,但病情相对较轻。20世纪70年代,人类首次在非洲证实和报道了人感染猴痘的病例,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它一直被认为是西非和中非部分地区的地方病。

 

然而,今年以来,猴痘疫情的传播已经波及欧洲、美洲和亚洲多地,且多个国家报告的病例均没有猴痘流行地区的旅行史。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,2022年初至今,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了1.6万多例猴痘病例,从6月底至7月初,确诊感染病例数量增长了77%。

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(ECDC)的数据则显示,2022年全球确诊的猴痘感染病例中,超过80%都在欧洲。欧盟卫生专员基里亚吉德斯(Stella Kyriakides)接受采访时表示,她对欧洲越来越多的猴痘病例感到担忧,欧洲境内的猴痘病例确诊数在一周内就上升了50%。据悉,欧洲疾控中心目前正在与世卫组织合作,加强对欧洲境内的猴痘病例的监测与追踪。

另一方面,美国疾控中心也在上周公布数据,显示目前美国有44个州、华盛顿特区和波多黎各总共报告了超过2800例可能或确认的猴痘病例。

此外,全球范围内共有死亡病例5例,均在非洲地区。

防控建议

世卫组织为支持各国应对猴痘疫情提供具体疫情防控建议,包括加强监测,隔离病例,确认和监测接触者,加强实验室和检测能力,在卫生保健和社区环境中采取临床管理和感染防控措施,提供稳健的诊疗途径等。

  • 微信新浪微博QQ好友QQ空间